一.波粒二象性
光电效应
定义: 当光照射在金属板上,有电子溢出的的现象
规律
f一定,光电子数正比于光强
经典: 光时电磁波,光强越大
光电子初动能与f成正比,无关光强
经典: 只要光强够大,无论何种频率都行
仅V>V_0时才有光电子
光子需要一定时间
爱因斯坦
光子概念: 光为以c运动的粒子流
光电效应: 光子被吸收时,一方面提供逸出能 一方面提供初动能
完美解释三个规律
康普顿
定义: X射线石墨闪射中 发现散射线与入射线的相同的波长成分外 还有更长的成分 且 与入射线波长 物质 无关 仅和 角度有关
经典理论: 入射光线进入,带点粒子受迫振动 散射频率等于入射频率 与实验不符
光子理论:
物理模型: 光子 和 静止电子 的弹性碰撞 X光子能量 10^4-10^5 eV 电子为数个eV
碰撞→光子能量传递电子→光子能量下降→频率下降波长变长
方程: 能量守恒 动量守恒 电子质量需满足相对论效应
结论: 同实验吻合
意义
动量 动能守恒微观上成立
光子理论 相对论 的正确性
实物粒子波粒二象性
德布罗意假设:
德布罗意关系式:
若,则有
若,则有
其中
物质波: 与实物物质相联系的波
波尔氢原子
实验基础:
无法描述谱线问题 有经验公式(Balmer)
为Rydberh常数 C为光速
扩展为
经典理论: 电子绕核运动→辐射电磁波→半径减小→原子坍塌 且电磁波需连续
波尔假设
原子系统只能处在不连续能量状态 称稳定状态
角动量为J = nh
量子角动量
电子绕原子核运动,半径为
相当于形成驻波 且有
化简得 n取正整数 即量子角动量条件
推导
戴维孙-革末电子衍射实验
实验内容: 散射器电流出现周期变换
解释: 将电子看成波 满足
当波长需满足如下条件时候 取整数时得最大电流
联立得
GP汤姆孙实验
内容: 600eV慢电子射向铝箔,得到类似X射线得衍射图像
约恩孙实验
内容: 电子单缝 双缝 三缝 衍射实验
应用:
电子显微镜
隧道扫描仪
结论
既不是经典粒子 也不是经典波
经典波:
光的粒子性总结
光的能量:
由相对论变化得最后一个表达式
对于光子,若想使得最后一个表达式有意义,则必然为0(无静质量)
光的质量:
光的动量:
其中 表现粒子性 表现波动性
波函数
理论思路: 类比光 从电子波动性出发 以概率统计得方式解释了波函数得物理意义
衍射波波幅用 衍射花样强度用 但强度表示出现的概率
实验基础: 干涉实验电子波动性 为 语段电子叠加的统计结果
类别: 光强大: 光波振幅大 光子出现几率大 物质波大: 波函数振幅大 单个粒子出现几率大
量子力学第一假设: 波函数再空间某点的强度与在这点找到粒子的几率成正比
波函数标准化条件
为体积元 为 几率密度
出现概率仅取决于相对强度,而非绝对强度(归一化表示的函数值)
有限性: 积分一定为有限值→波函数绝对值平方可积→若不可及则c趋于0(可对其归一化)
单值性: 任意概率密度任意时刻确定的
连续性: 由势场性质
二.能量量子化
热辐射
定义: 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向空间辐射电磁波
规律:
辐射能量 辐射能量的波长分布 同 温度相关
一部分反射 一部分吸收 但不同物体吸收能力不同
辐射本领越大 吸收能力也越大
解释: 原子无规则热运动中 碰撞 原子激发 热辐射 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故热辐射同温度相关
平衡热辐射定义: 物体既向外热辐射 也 吸收热辐射 当二者平衡保持温度不变
黑体:
物理模型: 通过空腔开小洞,使得辐射进入后难以逃出
理想黑体吸收率为1 也是 理想的辐射体
规律: 热平衡时 黑体能量密度和辐射波长分布曲线仅和温度相关,而和形状材料无关
经典物理学工作
韦恩公式: 经典热力学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 短波段符合
瑞利-金斯: 经典电磁 能量均分导出 长波段符合 但短波段公式不收敛 成为紫外灾难
普朗克量子化
模型:
空腔内分子原子看作带点的一维谐振子,辐射电磁波,并和电磁场交换能量
但是谐振子能量需量子化.其能量子为,对于频率为的电磁波,只能以该频率能量子的整数倍吸收和发送
结论:
...
v很小时,还原成韦恩
v很大...
意义:
解决黑体理论基本问题
标志量子力学得诞生
三.薛定谔方程
量子力学核心问题
由于量子状态由波函数描述,波函数确定其任意力学量也确定
波函数满足的动力学学方程
求解各种体系下的动力学方程,得到随时间演化的波函数
态随时间变化的方程要求(类比经典力学中求取牛顿定律方程)
方程是线性: 态叠加原理要求
方程系数不含状态参量: 若含,体系状态只能部分满足方程
t x y z均为变量 偏微分方程
含有普朗克常数
意义
基本假设(无法从理论严格推导)
反应微观粒子运动规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