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/
量子力学
Search
Try Notion
量子力学
一.波粒二象性
光电效应
定义: 当光照射在金属板上,有电子溢出的的现象
规律
f一定,光电子数正比于光强
经典: 光时电磁波,光强越大
光电子初动能与f成正比,无关光强
经典: 只要光强够大,无论何种频率都行
仅V>V_0时才有光电子
光子需要一定时间
爱因斯坦
光子概念: 光为以c运动的粒子流
光电效应: 光子被吸收时,一方面提供逸出能 一方面提供初动能
完美解释三个规律
康普顿
定义: X射线石墨闪射中 发现散射线与入射线的相同的波长成分外 还有更长的成分 且 与入射线波长 物质 无关 仅和 角度有关
经典理论: 入射光线进入,带点粒子受迫振动 散射频率等于入射频率 与实验不符
光子理论:
物理模型: 光子 和 静止电子 的弹性碰撞 X光子能量 10^4-10^5 eV 电子为数个eV
碰撞→光子能量传递电子→光子能量下降→频率下降波长变长
方程: 能量守恒 动量守恒 电子质量需满足相对论效应
结论: 同实验吻合
Δλ=hm0c(1cosϕ)\Delta \lambda = \frac{h}{m_0c} ( 1-cos\phi )
意义
动量 动能守恒微观上成立
光子理论 相对论 的正确性
实物粒子波粒二象性
德布罗意假设:
德布罗意关系式: E=hνp=hλ=hmvE = h\nu \quad p = \frac{h}{\lambda} = \frac{h}{mv}
v<<cv<<c,则有m=m0m = m_0
v>>cv>>c,则有 m=γm0m = \gamma m_0  其中 γ=1/1v2c2\gamma=1/\sqrt{1-\frac{v^2}{c^2}}
物质波: 与实物物质相联系的波
波尔氢原子
实验基础:
无法描述谱线问题 有经验公式(Balmer) ν=RHC(1221n2)\nu = R_HC(\frac{1}{2^2}-\frac{1}{n^2})
RHR_H为Rydberh常数 C为光速
扩展为ν=RHC(1n21n2)\nu = R_HC(\frac{1}{n^2}-\frac{1}{n^2})
经典理论: 电子绕核运动→辐射电磁波→半径减小→原子坍塌 且电磁波需连续
波尔假设
原子系统只能处在不连续能量状态 称稳定状态
角动量为J = nh
量子角动量
电子绕原子核运动,半径为rr
相当于形成驻波 且有 2πr=nλ=nh/p=nh/mv2\pi r = n\lambda = nh/p = nh/mv
化简得L=rmv=nh/2πL=rmv=nh/2\pi  n取正整数 即量子角动量条件
推导
戴维孙-革末电子衍射实验
实验内容: 散射器电流出现周期变换
解释: 将电子看成波 满足λ=hp=h/2m0eU\lambda = \frac{h}{p} = h / \sqrt{2m_0eU} 当波长需满足如下条件时候 nλ=2dsinϕn\lambda = 2dsin \phi nn取整数时得最大电流II 联立得U=nh2dsinϕ2em0=nC\sqrt{U} = n \frac{h}{2dsin \phi \sqrt{2em_0}} = nC
GP汤姆孙实验
内容: 600eV慢电子射向铝箔,得到类似X射线得衍射图像
约恩孙实验
内容: 电子单缝 双缝 三缝 衍射实验
应用:
电子显微镜
隧道扫描仪
结论
既不是经典粒子 也不是经典波
经典波:
光的粒子性总结
光的能量: ϵ=hν=mc2=m0c21v2c2 \epsilon = h \nu = mc^2 = \frac{m_0c^2}{\sqrt{1-\frac{v^2}{c^2}}}
由相对论变化得最后一个表达式
对于光子,若想使得最后一个表达式有意义,则m0m_0必然为0(无静质量)
光的质量: m=ϵc2=hνc2m = \frac{\epsilon}{c^2} =\frac{h \nu}{c^2}
光的动量: p=mc=ϵc2c=hvc=hλp = mc = \frac{\epsilon}{c^2} c = \frac{hv}{c} = \frac{h}{\lambda}
其中ϵ m p\epsilon \ m \ p 表现粒子性 h ν λh\ \nu \ \lambda 表现波动性
波函数
理论思路: 类比光 从电子波动性出发 以概率统计得方式解释了波函数得物理意义
衍射波波幅用Φ(r,t)\Phi(\vec{r},t) 衍射花样强度用Φ(r,t)2|\Phi(\vec{r},t)|^2 但强度表示出现的概率
实验基础: 干涉实验电子波动性 为 语段电子叠加的统计结果
类别: 光强大: 光波振幅大 光子出现几率大 物质波大: 波函数振幅大 单个粒子出现几率大
量子力学第一假设: 波函数再空间某点的强度与在这点找到粒子的几率成正比
波函数标准化条件
dw(r,t)=cΦ(r,t)2dτdw(\vec{r},t)=c |\Phi(\vec{r},t)|^2 d\tau dτd\tau为体积元 dw(r,t)/dτdw(\vec{r},t)/d\tauww几率密度
出现概率仅取决于相对强度,而非绝对强度(归一化表示的函数值)
有限性: dwdw积分一定为有限值→波函数绝对值平方可积→若不可及则c趋于0(可对其归一化)
单值性: 任意概率密度任意时刻确定的
连续性: 由势场性质
态叠加原理
P=Ψ1+Ψ22=Ψ12+Ψ12+Ψ1Ψ2+Ψ1Ψ2=P1+P2+干涉项P=|\Psi_1+\Psi_2|^2=\Psi_1^2+\Psi_1^2+|\Psi_1\Psi_2^*+\Psi_1^*\Psi_2| = P_1 + P_2 + 干涉项
若放置探测器通过缝时,波函数坍缩,干涉条纹小时
叠加态原理: 若Ψ1Ψ2...Ψn\Psi_1 \Psi_2 ... \Psi_n为体系一个状态 则其线性叠加也是一个状态叠加常数为复数
注意是态的线性叠加而非概率的线性叠加
薛定谔的猫的解释: 宏观体系不允许存在一个由多个态线性叠加的态
低能电子衍射射线镍111面实验
实验内容: 用不同电流计收集器不同衍射角的动能
结论: 任意一个波函数可以看作不同平面波的叠加
🖼️拉氏变换的公式
二.能量量子化
热辐射
定义: 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向空间辐射电磁波
规律:
辐射能量 辐射能量的波长分布 同 温度相关
一部分反射 一部分吸收 但不同物体吸收能力不同
辐射本领越大 吸收能力也越大
解释: 原子无规则热运动中 碰撞 原子激发 热辐射 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故热辐射同温度相关
平衡热辐射定义: 物体既向外热辐射 也 吸收热辐射 当二者平衡保持温度不变
黑体:
物理模型: 通过空腔开小洞,使得辐射进入后难以逃出
理想黑体吸收率为1 也是 理想的辐射体
规律: 热平衡时 黑体能量密度和辐射波长分布曲线仅和温度相关,而和形状材料无关
经典物理学工作
韦恩公式: 经典热力学 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 短波段符合
瑞利-金斯: 经典电磁 能量均分导出 长波段符合 但短波段公式不收敛 成为紫外灾难
普朗克量子化
模型:
空腔内分子原子看作带点的一维谐振子,辐射电磁波,并和电磁场交换能量
但是谐振子能量需量子化.其能量子为ϵ=hν\epsilon = h\nu,对于频率为ν\nu的电磁波,只能以该频率能量子的整数倍吸收和发送
结论:
...
v很小时,还原成韦恩
v很大...
意义:
解决黑体理论基本问题
标志量子力学得诞生
三.薛定谔方程
量子力学核心问题
由于量子状态由波函数描述,波函数确定其任意力学量也确定
波函数满足的动力学学方程
求解各种体系下的动力学方程,得到随时间演化的波函数
态随时间变化的方程要求(类比经典力学中求取牛顿定律方程)
方程是线性: 态叠加原理要求
方程系数不含状态参量: 若含,体系状态只能部分满足方程
t x y z均为变量 偏微分方程
含有普朗克常数
推导
当U不含时间t,可化定态薛定谔方程
意义
基本假设(无法从理论严格推导)
反应微观粒子运动规律
定态薛定谔
波动薛定谔(外场存在下)
itΨ(r,t)=[22μ2+V(r)]Ψ(r,t)i\hbar \frac{\partial}{\partial t} \Psi (r,t) = [-\frac{\hbar^2}{2\mu}\nabla^2 + V(r)]\Psi (r,t) 
Ψ(r,t)=Ψ(r)f(t)\Psi (r,t) = \Psi (r) f(t) ψ(r)\psi (r)为空间波函数f(t) f(t)为时间波函数
带入1式
iψ(r)ddxf(t)=f(t)[22μ2+V(r)]Ψ(r)i\hbar \psi(r) \frac{d}{dx} f (t) =f(t) [-\frac{\hbar^2}{2\mu}\nabla^2 + V(r)]\Psi (r) 
同除Ψ(r)f(t)\Psi (r) f(t),参数分离
i1f(t)ddxf(t)=1ψ(r)[22μ2+V(r)]ψ(r)=Ei\hbar \frac{1}{f(t)} \frac{d}{dx} f (t) = \frac{1}{\psi(r)} [-\frac{\hbar^2}{2\mu}\nabla^2 + V(r)]\psi (r) = E
对于iddxf(t)=Ef(t)f(t)=ceiEt/i\hbar \frac{d}{dx} f (t) = Ef(t) \Rightarrow f(t)=ce^{-iEt/\hbar} (一阶偏微分)
而有Ψ=ψeiEt/\Psi=\psi * e^{-iEt/\hbar}
接下来求解[22μ2+V(r)]ψ(r)=Eψ(r) [-\frac{\hbar^2}{2\mu}\nabla^2 + V(r)]\psi (r) = E\psi(r) 此式子也称定态薛定谔方程 需要联立边界调节解出ψ(r)\psi(r)
分析
波函数和时间t为正弦关系 ω=E/\omega = E/\hbar
由德布罗意关系的E就是波函数Ψ\Psi所描述的能量,也就是说,能量为常数,故称定态
几率密度和时间无关
几率ωn(r,t)=ΨnΨn=ψeiEt/ψeiEt/=ψψ\omega_n(r,t) = \Psi_n^* \Psi_n = \psi * e^{-iEt/\hbar} \psi * e^{iEt/\hbar} = \psi^* \psi
几率流密度和时间无关
🖼️几率流密度推导
能量本征方程
总结
🖼️定态波函数满足要求
一维无限深势阱
问题背景:
金属中自由电子运动,由于势能影响,被限制在有限的范围,称之为束缚态
作为近似,认为其在一维无线深势阱中运动,即
🖼️函数-一维无限深势阱
推导
波函数时空变化
概率守恒定律
设\Psi
则有概概率密度w=\Psi^* \Psi
对时间求导(\Psi 已知: 薛定谔放长)
wt+J=0\frac{\partial w}{\partial t} + \nabla \vec{J}= 0 (概率守恒方程 微分形式)
求体积积分, 应用高斯定理体积分转为面积分
所需条件
概率密度和概率流密度w J必须连续→\Psi一阶连续
\Psi全空间可积→有限
综上 \Psi必须有限且连续且具有连续微商(一阶连续)
w应该为\vec{r} 和 t的单值函数
质量守恒定律
同时乘上m wmt+Jm=0\frac{\partial w_m}{\partial t} + \nabla \vec{J_m}= 0
🖼️质量流的定义和方程推导
电荷守恒定律
同时乘上q,方法同上
有限深对称方势阱